
每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民間故事,而其中一個就是《桃太郎》,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聽說過。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從桃中誕生的桃太郎又知多少呢?大家又知道桃太郎的故鄉是岡山縣嗎?當走出JR岡山站時,更會看到桃太郎與動物同伴的銅像,可見桃太郎與岡山有很深的關係,今次就由小編與大家談一下桃太郎!

什麼是「桃太郎」?
《桃太郎》,日文是「ももたろう」,是日本家傳戶曉的民間傳說,講述主角「桃太郎」與同伴對付鬼怪的故事。在很久很久以前,一個鄉村裡住了兩位公公婆婆,他們很想有小朋友,但結果都是一一落空。有一天公公上山斬柴,而婆婆就在河邊沖洗衣服,突然有一個很大的桃從河中飄流,婆婆將桃帶回家中,正打算切開桃子吃之際,發現桃內有一個小男孩跳出來!
於是就將小男孩命名為「桃太郎」,桃太郎長大後就前往鬼島為民除害,冒險的路上桃太郎用糯米飯糰,日文是「黍団子」,用來餵給小白狗、小猴子、雉雞吃後成為同伴,最後他們團結一心,成功消滅可惡的鬼怪,更將鬼島上的金銀珠寶帶回家,與公公婆婆過著幸福的生活。
桃太郎的故鄉是哪裡?
桃太郎的故鄉是在岡山縣的岡山市,古時岡山縣是名叫「吉備國」,曾經有一隻名叫「吉羅」的鬼怪住在「鬼之城」,「吉羅」高約4公尺,性格非常殘暴,更會攻擊人類並食人肉。於是為了消滅可怕的惡鬼,朝廷任命孝靈天皇的三皇子「吉備津彥命」前往討伐,傳說這就是桃太郎故事的雛形!


什麼是「吉備糰子」?
「吉備糰子」的日文是「黍団子」,亦可以叫「黍米糰子」,早在江戶未期就誕生,在採集得到黍米的地方,當地人會將其做成糰子,再混入紅豆餡或糖水品嚐。在1856年,由瓷器店轉型做和菓子店的「廣榮堂」,為了延長「黍米糰子」的保存時間,經過不斷改良,改以糯米製作糰子,成了現在岡山的必買手信名物「吉備糰子」。
